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信息都数字化的时代。从照片、影像、音乐、文字、档案,一切有用的“信息”都在被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复制、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的存储和使用是比以前的手段更为可靠的。就拿音频媒体来说,模拟时代的磁带、LP都是每播放一次、音质损耗一点点的,磁带即使放着不用,也会逐渐老化、氧化、变质。LP虽然经得起放,久放不坏,但一播放就要损耗,播放几百次后,音质就下降明显了。这是唱针对LP表面的物理接触和磨损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磁带来说,则是磁带与磁头在播放过程中接触造成磁粉微量脱落造成的,同样不可避免。而数码音频比如CD则是非接触式的,播放过程不会对CD碟本身造成任何磨损,CD碟如果制作精良,也是经得起长期存放的,是一种远更可靠、持久的存储方式。
数码音频的复制和传播也是100%忠实而无失真、无品质下降的。模拟音频不管是磁带还是LP都不可能做到这点。在模拟录音时代,原始录制的母带在进行后期制作时,每经过一次复制、编辑,音质都会有微量的下降,即使你用世界上最好的设备也没用。所以数字音频技术一出现,专业录音师们是最早的欢呼者和拥护者。他们采用Digital Mastering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对母带进行无数次的编辑、剪切、复制,音质无下降。这是他们在模拟录音时代梦寐以求的事情。
数码音频的出现也使得高品质音乐的复制和传播成为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而这在模拟时代,不要说举手之劳,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模拟时代的常见音乐制品中,LP是无法个人复制的,磁带呢?不管你用多么高级的设备都无法做到无损音质的复制。模拟音频的特点就是每复制一次,品质下降一次。而在数码时代,音频文件可以无限制地上传、下载、拷贝、复制,音质不会有任何改变。(注意原版CD是无法完美复制为另一张CD的,刻录CDR是有损音质的,这是另话。)
不过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尽管现在普通消费大众、数码爱好者、95%的音响发烧友,都玩数码音频了(CD或者PC-FI),但模拟音频(LP为主,少数玩磁带)发烧友群体中一个较小的圈子里,仍大行其道,甚至被热捧不衰。即使是一些不玩模拟的发烧友,在听过一些LP系统、磁带系统后,对模拟音频的特殊魅力仍是赞不绝口。要不是国内的LP唱片资源少,不象国外的2手市场那么丰富,我估计玩LP的人数肯定还会增加!LP在国外毕竟流行了三十多年,从五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这个阶段里LP一直是雄霸国外音乐制品市场的主流音乐载体,在进入数码时代后,大量爱乐者把LP收藏替换成了CD、SACD、音频文件,2手市场上LP可以说多如过江之鲫,而这些丰富的2手LP,也有很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大家到TAOBAO上看一下就知道了,从事这个“行当”的人非常之多。
到底如今的数码时代,LP作为一个昔日的模拟音乐载体,有哪些优势呢?最好的LP系统和最好的数字音频系统相比,音质哪个更好呢?这个问题在我记忆中至少已争论了十几年。
其实CD之所以能淘汰LP,其最关键的原因有两个,而其中一个并无关音质。老百姓并非象发烧友那样关注音质,把音质放在第一位。他们更关心的使用的便利性、使用的体验。CD小巧、容纳的音乐时间长、半永久性、播放无损音质,这些都是CD非常重要的优势,并且衬托出了LP体积过大、容纳音乐时间相对短、播放一次磨损一次音质下降的缺陷。
CD在音质方面唯一重大的优势,是高超的信噪比(S/N)。数字音频可以轻易地把信噪比做到100分贝,底噪低不可闻,而模拟音频的载体,信噪比都达不到80分贝。家用小磁带的信噪比只有50多分贝,专业开盘磁带和LP一般也只能达到60-70分贝。LP除了底噪之外还存在着播放多次后产生的哔啵杂音问题,磁带则每复制一次就会令信噪比进一步劣化。可以说在整个模拟音频时代,从专业人士到普通爱乐者,都被这个底噪问题折磨得太久了,以至于几乎毫无底噪、复制无数次也不增加底噪的数码音频一问世,大家立刻被它90-100分贝的信噪比所震惊,所欢呼雀跃。
确实,数码音频是人类唯一能达到100分贝信噪比的途径。通过模拟录音设备、模拟音乐载体,是不可能做到如此高信噪比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商业化的考虑因素——如果我们采用最高的规格、最好的材料去做模拟音乐制品,可能确实能把信噪比提高到接近数字音频的水平,但那付出的代价之高,将使得商业化成为不可能,充其量只能是少数富豪的玩票之物罢了。
数码音频对模拟音频唯一最重大的音质优势,就是信噪比。而且这个高信噪比是不会随着复制、拷贝、传输而劣化的。模拟磁带拷贝10次后底噪会比音乐还响了,而一个音频文件拷贝一亿次音质也不会有丝毫变化。
高信噪比对音乐重播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是细节会更加丰富,特别是弱小信号,会更清晰地展现出来。模拟音频由于底噪较大,音乐内容中很多低电平的微弱细节,都会被底噪所淹没、掩盖,而听不清晰甚至听不见,而数字音频由于信噪比极高,底噪极其微弱,音乐中包含的弱小细节会表现得非常清晰。由于这个原因,听CD、听数码方式录制的音频文件,我们会注意到细节是非常丰富的,要比LP、磁带等模拟载体丰富不少。
可惜的是,我认为(注意是我认为),数码音频对模拟音频的优势,也就到此为止了。在声音品质的很多其他方面,LP比起数码音频来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首先是频宽的问题。大家都应知道CD是一刀切,高频只能到2万赫兹的,LP的高频响应理论上没有明确的限制,实际上只要录制器材好,收录了2万赫兹以上的极高频信号,LP也是完全能记录下来的。当然,2万赫兹是人耳的听域上限,2万赫兹以上的声音理论上人是听不到的,但2万赫兹以上信号成分的缺失是否会影响听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不少人认为虽然2万赫兹的单音信号人耳听不到,但音乐中自然包含的2万赫兹以上泛音成分,作为自然声音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一刀切掉,还是会影响听感的。很多发烧友的实际听感也可以支持这个观点。即使2万赫兹以上的声音确实人耳听不到,但一刀切掉的办法肯定对音质是一种损害。LP的高频也会衰减,播放多次后高频响应会随着磨损而劣化,但那是自然地缓缓衰减掉的,不象CD,整个是一刀切的暴力方式。
不过SACD、高取样率技术的诞生,对频宽这个问题是一个有效的救济。如果是SACD而不是CD,或者音频文件是采用88.2K、96K的取样频率,那么高频响应就可以延伸到三四万赫兹,比起LP来已无实际的劣势。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过CD和SACD,就会知道SACD的高频泛音、高频信息,要远比CD来得丰富、自然。事实上这已足够证明2万赫兹一刀切肯定是有损于音质的,是不够好的。
所以关于频宽这个因素,我个人的结论是:假如是SACD、是高取样率音乐文件,比起LP已无差距。如果是CD格式,则频宽仍是处于劣势的,LP明显占优。
说到这里我想扯进一个“数码味”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常被人提及、而经常被人误解的一个词汇。什么是数码味?通常是被用来形容数码音频的一些特征——冷、硬、薄、刺、楞。早期的数码音频技术还不够成熟,确实经常出这些特征的声音。但发展到今日,数码音频技术已经很成熟,随着各种降jitter技术、数字处理技术、高取样率技术的出现,现在除了一些低档的数码器材还会有这些“数码味”之外,中高档的数码器材,出来的声音已无明显的数码味。
然而数码音频的声音,和模拟音频的声音,还是有差异的!并不是说数码音频技术随着一些技术完善和突破,就变得越来越象模拟音频了。并不是这样。不同的技术,特别是象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这样两种本质差异甚大的技术,固然有殊途同归的成分,但它们基础物理层面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声底”还是有差别的。有经验的、对两者都熟悉的发烧友说起这些差别,都会如数家珍。
我个人觉得,优秀模拟音频比如中高档LP系统,它们的声音,在活生感、音乐表情的鲜活度、柔和感这些方面,仍是数字音频所不及的。相比之下,CD系统,即使是高档的CD系统,也显得声音有些平板、平面化、也不如LP系统柔和。当然高档的CD系统声音也是柔和的,但CD系统的柔和,与LP系统的柔和去比,仍是显得“硬”一点点。
注意上面一段我提到的因素都是具有“相对论”的含义,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不是在说高档CD机的声音“呆板”,而是说,和中高档LP系统比较的时候,会觉得LP的声音会更鲜活、更生动一些,而对比之下会映衬出CD系统哪怕非常高档,还是稍稍显得呆板了一些,音乐表情“板”了一些。现在的不少高档HI-FI展示会上经常会有中高档LP系统出场演示,建议有机会的话大家多去听听,感受一下高档模拟音频的特征。
CD系统之外,PC-FI如何呢?据我自己的聆听经验和观察,PC-FI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比高档CD系统更为平板、平面化。也就是说,以声音的鲜活度、活生感而言,LP最好,高档CD系统其次,PC-FI相对更弱一些。
常有人说“模拟声音醇厚,数码声音冷漠”一类的话,其实LP未必声音总是更厚(“厚”并非模拟音频的本质特征,“薄”也并非数码音频的本质特征),但一般总是表情更丰富和生动,而数字音频的音乐表情和活生感相对总要欠一些,故有“冷漠”一说。其实我觉得中高档CD系统已无法用“冷漠”这种很负面的词汇来形容了,现在的中高档CD系统声音没那么差!故我用“平板”这个词(而且是相对的含义),觉得这样可能表述得更准确一些。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数字音频和模拟音频的这种差异?我们还未了解得十分透彻。可能是与数字音频的基本原理有关。数字音频的基本原理就是对自然声波取样、量化,取样和量化后得到的是一系列非连续性的数据,而模拟音频则是连续性的信息记录,并非取样的结果。模拟音频固然有着容易受到噪音干扰、复制会劣化等天生缺陷,但其连续性信息记录的本质,却是更加自然而“科学”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声音特性的差别。
很多时候我们关注一些现象,会发觉背后存在一个法则——世事无完美。不知是上帝不允许人世间存在完美,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大家看,模拟音频原理上更“科学”(连续性记录信息肯定是比非连续性记录来得完整而自然),但却存在着无法克服、难以容忍的缺陷,包括容易引入干扰、存在底噪、每次复制会无可挽回地品质劣化等等。数字音频技术原理上不那么科学,只是对声波信息的一系列断续的取样记录,得到的信息是断续的,非完整自然的,但偏偏只有这个技术才能使我们最方便地以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来保存、传输声音信息。同时声音信息的保存、复制、传播都不会引入质量的劣化、不会引入任何噪音和干扰。
所以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注定都不是完美之物,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问题。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总结一下就是:
1)在使用体验方面,数字音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考虑音质因素的话,没有人会在数字音乐载体和模拟音乐载体之间选择后者,除非是某种偏执。数字音频的载体体积小、容纳的信息密度极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寿命长久、复制无任何损失,而模拟音频的载体体积大、容纳的信息密度低、价格贵、寿命有限、复制和播放都造成损失。
2)在音质方面,数字音频由于信噪比极高,明显高于模拟音频,故细节的丰富是突出的,听起来更“清晰”,细节更多,特别是弱小信号表现得更好,但模拟音频的声音更为活生、自然、鲜活、表情丰富,同时音色更为柔和与耐听。当然,LP有一些难以避免的杂音,播放次数越多,杂音会越多,高频响应也会劣化,这些负面的事实也是要面对的。
行文至此,关于模拟和数码这个颇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大致都表达出来了。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多次接触过LP,还曾有心玩过,但每次仔细斟酌后还是废然而退。玩LP实在是比玩CD、玩PC-FI要麻烦多了。LP系统需要搭配调整,对避震的要求比通常的器材更高,收高质量的LP碟代价不菲而且来源不稳定。人到中年,本就是多事之秋,还要玩LP,真是自找麻烦了。象现在这样,打开电脑用鼠标按几个键,音乐就通过Transporter流淌出来,多方便啊。这样的方便实在是很能摧毁对LP的向往的。
从声音的角度讲,虽然模拟音频自有其优势,但好的数码音频系统,声音也可以是很好的,特别是纯净、清晰、通透,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做得很好。数码音频强调清晰度和细节的“风格”,只要喜欢,也是很好的。毫不夸张地说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良好的模拟音源,早已适应了数码音频和它的声音特征。数码音频凭借着它的统治地位改变着大家的音响审美观。这也是一个事实。
现在存在这样的一个说法:未来数码音频固然是绝对的统治地位和主流,但模拟音频由于其特殊的魅力和优势,也不会灭绝,而是会在一个小范围内生存和发展,满足一小群高烧友的需求。未来发烧友要么是玩全模拟(LP),要么就玩彻底的数字化(音频文件),倒是CD碟那样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数字载体,可能完蛋。这个说法颇有意思,我认为也是很有道理的。
注:本文中所有说到的“数码音频”及“模拟音频”均指“数码音源”和“模拟音源”,不涉及放大器和喇叭!放大器有少数是所谓“数字放大器”,大多数仍是采取模拟技术的,喇叭则不存在“数字喇叭”。